找到相关内容46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慧学

    慧,梵语叫般若,译为智慧,智慧是从寂定的性体上所起的慧照妙用,有照了一切事事物物的功能。它与一般所说的“聪明”不同,因为聪明是根尘和合所起的“识”的作用。严格地说,智与慧也有不同,慧是能照真谛,了解真空;智是能知俗谛,通达妙有。但空有不二,真俗圆融,二者还是统一的。  在佛法中,对智慧的分类很多。从修习次第来说,有闻、思、修三种加行慧;有我法二空的两种无漏慧。从证得出世圣智的深浅来说,可概括为三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82054144.html
  • 修学佛法在于得真实受用

    规范我们的言行呢,有没有真正的依教奉行呢?当然,这个我们自己最清楚,真正做到的,佛法的真实受用就一定会得到,这是理之必然。 真如性体本来清静,不增不减,我为什么要说,戒,定,慧怎会不恢复;贪,嗔,痴怎会不减呢?因为我们的真如性体被无始妄想,烦恼,习气遮蔽的太深了。纵然明悟真如性体,妄想,烦恼,习气也不可能一朝消光陨尽。此等根基的人在佛住世和六祖传心印时,也是极其罕见的,更不用说我们这末法时期了;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4294656.html
  • 华严宗体用论及其对理学体用论的开启作用

    不变”;从因果关系看,不仅是体因用果,也是用因体果,体用互为因果;在认识论上,佛智为心体、性体的作用,但又是万行的本体,万行为智体的相用;在修持论上,认为从一切行为和修为中均可弃妄归真,觉悟智体,证入...环节论说诸佛众生的心体、性体可以生起方正广博的自身相用和业用,“相用周遍即体之相,相德之法无边即相之用,业用广而无尽,三无障碍举一全收”(2) 。佛教的心体、性体不仅是无生无灭、空寂清净的超验本体,而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3070622.html
  • 本体与心性:论佛教心性论对儒学心性论的影响

    成佛。从这个视域考量,程朱理学所言的“性体”即“理体”可以算作本体论范畴,陆王心学的“心体”与“性体”合一的“心”自然也是本体论范畴了。   二、中国佛教心性论与宋明理学的人性论   与先秦和汉唐儒学...资比较的方面很多,限于篇幅,在此仅仅就“心体与性体”以及与此相关的“已发未发”的问题略作分析。   宋明理学在如何处理心与性、心与理的关系上有两大理路,即心、理二元论与心性合一论,前者为张载、程朱所持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558936.html
  • 一切都是心现的影像——相有体无

    即实在的东西,是凡夫遍计所执的常、实、我、法。主要指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的一元论中的人之真心、性体;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一元论中,则谓为宇宙之理体。  〔又则〕相:识自变的所缘境,在一定条件下、一定时间内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750416.html
  • 当心摄心精进成坚固执着___观当代人禅修中的问题1

    ,明白如斯,阅教而如镜照面,对境而显现无碍,无烦惑在心,无妄想可动,一落即知,知亦不落,从此即觉无觉,平直而彻显万法,无心而自然达道,那是非常清静本然的光景。由此之故,久久成片而从性体起大机用,源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2362547.html
  • 诸法实相论——天台宗根本教义之一

    ,世间法以及出世间法,都包含在诸法内。这诸法又分为本体界和现象界。本体界即是性具三千诸法,而现象界则是事造三千诸法。性体所具的三千诸法是未现形相作用而又俱含一切诸法的内在潜能;事造的三千诸法则已成因...咒、参禅、止观等法门的功用,即是借法显性,转染成净,乃是进入实相、显现妙用的方便而已。由此可知,悟道者悟此,修道者修此,证道者亦是证此实相性体的大机大用、大德大智。故知,世出世间一切法,皆依此而为体,...

    宋智明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2666251.html
  • 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问题

    心性来加以发挥。然颇令人感到棘手的是有关“理体”的概念,在智旭本人并没有统一的用法,如有时用“性体”,[注1]有时用“体性”,[注2]或“理体”等,[注3]乃至“心性”亦有不同之用法,[注4]如“心体”,[注5]或“心之 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 注1 如〈楞严经文句〉云:“其性真妙觉明体者,法法全是性体”。释智旭:《蕅益大师全集》(北:佛教书局,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4748133.html
  • 欧阳竟无思想中的三个论题

    欧阳竟无内外学》,金陵刻经处本,以下凡引文出自此集,皆只注集名)在《内学序》中,他又把现证析分为两类,即“世俗现证”和“胜义现证”。佛学的现证即指后一类。就胜义现证所缘之理境而言,是不可言说的性体,...“支离笼侗之害千有余年。”他指出,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立真如门不正立智门,(注:竟无对《起信》的批评值得商榷。《起信》一心开二门,在真如门中分别从“离言”和“依言”两面遮表双诠地讲真如性体清净无妄的性质。...

    龚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3752050.html
  • 明心见性之意义

    。这就是说要见性须从明心上下手,离心无性可见。因为性体无形象,不可见,而心是用,用无相不显,从有相之心用,方可得见无相之性体。上面说过,我人之思想、工作、创造、发明,乃至今日世界之文明,皆是心之作用。...性体。   《楞严经》云:“性色真空,性空真色。”性体是真空,无有形相;无相之真空方是性体。一切有相之色,俱是妄色。妄色无体,犹如空花水月不可得,但妄想而已。故《心经》说,一切皆无,既无世法之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|禅宗|明心见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0953478367.html